產品介紹
【出處】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類別】樹皮類。
【杜仲異名】思仙(《本經》),木綿、思仲(《別錄》),檰(《本草圖經》),石思仙(《本草衍義補遺》),絲連皮、絲楝樹皮(《中藥志》),扯絲皮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絲棉皮(蘇醫《中草藥手冊》),玉絲皮,扯絲片。
【來源】該品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. 的樹皮。
【性味】甘微辛,溫。①《本經》:"味辛,平。"②《別錄》:"甘,溫,無毒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味苦。"④辛,平,無毒,理氣補血。⑤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0年版一部:“甘,溫。歸肝、腎經?!?
【用法與用量】①內服:煎湯,3~5錢;浸酒或入丸、散。②6~10g。
【采集】為了保護資源,一般采用局部剝皮法。在清明至夏至間,選取生長15~20年以上的植株,按藥材規格大小,剝下樹皮,刨去粗皮,曬干。置通風干燥處。
功用主治
補肝腎,強筋骨,安胎。治腰脊酸疼,足膝痿弱,小便余瀝,陰下濕癢,胎漏欲墮,胎動不安,高血壓。
①《本經》:"主腰脊痛,補中益精氣,堅筋骨,強志,除陰下癢濕,小便余瀝。"
②《別錄》:"主腳中酸痛,不欲踐地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治腎冷臀腰痛,腰病人虛而身強直,風也。腰不利加而用之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腎勞,腰脊攣。入藥炙用。"
⑤王好古:"潤肝燥,補肝經風虛。"
⑥《本草正》:"止小水夢遺,暖子宮,安胎氣。"
⑦《玉楸藥解》:"益肝腎,養筋骨,去關節濕淫。治腰膝酸痛,腿足拘攣。"
⑧《本草再新》:"充筋力,強陽道。"
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(2010年版一部):“補肝腎,強筋骨,安胎。用于肝腎不足,腰膝酸痛,筋骨無力,頭暈目眩,妊娠漏血,胎動不安?!倍胖偈敲F滋補藥材,其有效成分中除了含有大量已知活性的藥用成分外,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,營養物質是杜仲保健作用的重要物質基礎。
更多產品